新闻列表
-
蒋皓:
首先感谢17pr银总给我们机会,宣亚国际也是国内公关公司的一员,今天是公关行业大家庭的盛会,刚才进来时看到许多国内的公关公司或传播行业的精英,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区域市场的推广是一个老话题,两三年前我们与客户沟通做年度方案或者是新品推广时,客户提出来说你们能不能针对区域营销做更多的工作,或者怎么能够实现精准的营销,这在业内已经变成了专业术语。
对宣亚国际来说做了许多的思考,我今天利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做汇报,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坐下来探讨。
今天有两个部分,一个是二三级城市市场状况和渠道的分析,另外借助我们的服务客户介绍在渠道方面做什么工作。
在二三级城市方面,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年发展,经济水平总体提升速度非常快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包括老外来了以后觉得与纽约、香港不相上下了,这些城市的消费习惯、购物心理是非常成熟,对一些大品牌客户,他们以往的营销重点恰恰在这些核心城市,理由很简单,因为那些城市综合购买力最强。
除了500个左右大城市之外,还有许多的小城市,他们的GDP和人口不容忽视,像广州的佛山、东莞等,这些城市已经有鲜明的地域特色。一些做品牌的人说,在中国非常不容易,看上去是独立的区域,到了大陆以后发现在台湾的经验相当于服务一个省,进入一个省以后,语言不一样,各地的风俗以及对价值认定有差别,强化了做本地营销的决心,在未来五年这种富裕的二三级城市、新兴市场一定会成为大多数客户或者是一线品牌客户要攻陷的。
这些城市的消费特点有几个方面,一、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向城市居民看齐的心理非常强烈,在他们那边会看北京、上海流行什么东西,然后才深入到二三级城市去,我们做传播时会利用以往在一线城市做传播的成功要素。
二、80后新的流动人口,他们许多人出生在二三级城市,现在在一线城市工作,他们对朋友的影响力量不容忽视。
三、除了价格之外,我们更多看重其他的附加值,这里面有一个赠品表,做营销时对他们的驱动力非常大,另外还需要与本地文化结合。他们的品牌意识不太强,他们更容易形成跟风的消费,为什么在一线城市流行起来的东西到风靡。
iPhone流行起来的时候,我们与二线城市的客户沟通的时候,二三线城市也会非常快地风靡,他们觉得以此为时尚,但是拿他们的实际使用来看,什么应用也没有下载,他们就是使用普通的短信和电话功能,但是他们相互攀比的迹象比一线城市更明显。他们很容易接受当地的知名品牌和受当地的广告传播的影响。他们的沟通方式会更灵活,这也导致了为什么当地的品牌往往会更强大。
在这儿从渠道和推广的形式介绍,在座许多是业内的专业公司,所以我们也会直白一点描绘。
第一,对大品牌公司一般有哪些需求,1、希望服务的这家公司拥有全国覆盖的成熟执行网络,对绝大多数品牌客户,像我们现在服务的一线汽车品牌或者是消费类品牌,他们市场部没有精力覆盖每个区域,他们希望找一家公司做活动,这也给相互之间的合作或者是结成联盟的方式创造了许多的机会。
2、有全国城市的推广经验,品牌的定位以及区域策略的挖掘,这些事情在总部更容易实现,他们可以找一家全国覆盖的调研公司,雇佣品牌研究公司,很快经过几个月、半年的过程把全国市场分析下来,接下来的问题是有了策略了解各地的消费者心理以后怎么做活动,能够在基于研究结果上产生销售,最后能够提升品牌。这对一些品牌厂商最大的困惑是这,难在执行方面,而不是前面的策略引导。
3、有政府行业和媒体资源,尤其当地执行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,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,他们说现在要提升品牌,做一个品牌车沿途开过25个城市,他希望这辆大车能够在25个城市核心的商业圈停半天,这个车打开以后就是一个移动的展厅了,有一点像加长加宽的展厅,他联系了所有的城市,但是不允许停留,他们说有当地保安的问题,市容的问题,我们最后与当地合作伙伴联系可以解决。这就涉及执行力,伴随区域营销,也有媒体的介入。
我上周在与一个汽车客户接触,媒体管理也是公关公司很重要的部分,他们说我们汽车是全国前三名品牌,一线媒体都是由我们企业的公关部负责,二三级城市,全都推给当地的销售去负责,当地销售人数又有限,只能与经销商紧密合作。我说这样风险很大,因为在座许多是做公关的,对外传播的信息不一致,包括危机出来以后,能否报上来,还有危机管理体系,你做起来是否有一些问题。他说是,这些都考虑了,但是现在对于我们公关部来说,我们要的就是快,如果不把这些权限下放与销售相关的部门,他们不会把形象或者是公司的品牌在销售过程中太当一回事。
他们车出现问题以后,4S店就应付一下,也没有解决,最后危机越来越大,变成群体性事件,引起核心媒体的关注。他说在找办法,公关能否往二三级城市下放,既有中央的管理,又有下面的配合。他们这种思考一来是比较新的媒体管理理念,二来也是探索,他心里也有许多的不确定感。
我刚才提到了这些潜在风险,他也认同,这些问题都会存在,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以及危险的防范平衡度,中间还有许多的相关体系会建立起来。
这里面是推广形式分类,无外乎巡展、整合营销传播、会议、店面、互动营销。我相信在座的同行们也耳熟能详,平常做的主要也是这些工作。
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,我们在惠普身上帮他们做了哪些事情?一个是惠普全国22城市的路演,这是非常典型的活动。对品牌厂商来说,他们要求的东西往往是一、活动的场地能够保证很好的保证;二、在娱乐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参与,最好现场有问答,问卷执行公司做分析,分析的结果能够产生洞察,提出对接下来营销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给我们的考验是,现场搭建和管理并不是真正的挑战,我们与许多的合作伙伴在一起,这些质量可以保证的。这里面难的地方是是否设计有效调查问卷,在路演时一大半是路过的,是否是有代表性的潜在用户。第二个是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让他们回答,而且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提交到惠普,让他们觉得这个很有帮助。而不是看他们停留了多少时间,对哪个活动喜欢等等。这些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。
还有惠普I cafe跑跑卡丁车的全国表演赛,对公关公司来讲,太多的时间最后放在执行方面,而执行的方式最后演绎出来的形式与客户产品的关联,往往会疏忽,这也是很重要能够打动客户的地方。
我们当时强调要建立卡丁车的表演,强调惠普电脑运行的速度快以及一切由我来掌控的概念,与卡丁车本身的活动以及受到用户的欢迎等。我们的活动需要有有效的调查问卷,我们希望不仅是活动,更多希望对数据的积累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,这部分在我们本身活动之外的附加值,能够提供给客户。
这个是对武汉五所学校的营销促新活动,对客户来说人数比较少,我们更多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好的建议,比如说九月份到了,能不能在全国高校做一些迎新的活动,怎么与高校新入学学生需要购买笔记本电脑的需求结合起来,你的核心信息怎么能够激发需求,最后让用户购买。
这里面也看到了有效调查问卷,我们把调查问卷和分析作为许多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,这是常规的。但是不常规的是场地选择,在这个区域内购买力相对来说是最强的。
在高校除了线下的活动,还利用了网络,比如BBS、人人网,它是高校学生用的最多的,把线上活动、线下活动结合起来,这是客户最关注的,现在大家都说web2.0、SNS等,这些新趋势,用户平时的行为习惯,怎么转化为营销的资源和方法,这块确实给许多做营销的专业公司提出了挑战,在国内虽然有大量的网民在网上泡着。许多公司都是以多少人回帖数字证明这个新闻的有效性,前段时间我们与传媒大学一个教授聊起来,他有一个质疑,其实网上回帖的人,99%不是你们的目标受众,哪些人完全不能代表普通消费者。他们第一有充分的有闲时间,第二往往有偏激的观点才会留言,这些数字到底怎么用,到底产生什么样的有用的东西。
你在线下做投资,有许多的数字可以证明,半天里面来了多少人,有多少人填了有效问卷,有多少人进行产品的试用等,在网上有多少人注册了,有多少人发言之外,真正有效的数字是难的。
在网上什么路径是有效的,什么样的路径容易被其他的公司做出来的。许多大学生业余当水军,天天帮客户灌水,这些是否能够成为有效的数字呢。对于客户来说,在座也明白容易运作的方式,你给客户最终的增值点在哪儿。
这儿介绍一个co—marketing,这省钱,也容易产生合作机会,我们把惠普电脑和神州数码结合起来,最早的时候,惠普的电脑都是由神州数码做,这等于是产品提供者与渠道提供者合作。前段时间我们介绍宝马和苹果的iPad合作,这会考虑品牌的调性是否吻合,第二这两个品牌扮演什么角色,只是分成本吗?还是都会带来增值。
刚才介绍了营销的具体方式,最后说一下危机管理。
往区域方向做营销时,往往许多大的全国性危机,来源地都是二三线城市,我们前年碰到一个客户,他们也是一个全国性的品牌,最后危机主要在湖南,湘潭日报报一个很大的负面,当地的消费者与媒体进行互动,进行大量的负面攀登,最后使这些负面被新浪等转载,形成很大的群体性负面事件,这也给我们一个经验。
第一,对区域性的危机或者是潜在的消费者投诉是越来越重要,现在网络时代并不等于人民日报、经济日报没有报,可能地方的小消息就成为第二天网络媒体的头条新闻。
第二,怎么缩短与最终消费者接触的距离,这也是以前一些品牌客户苦恼的地方。大的品牌厂商总部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,有一部分在广州,对他们来说,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市场,与消费者的距离是非常远的,是否真正了解消费者的情况,能够把消费者的潜在问题反映到全国总部,再往上报,这个就会耽误危机管理的解决进程。这也是与客户强调比较多的,危机防范于未然时,怎么建立有效的机制,同时检测到最远的地方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知道信息,同时对事件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,这对于绝大多数品牌厂商来说,是非常关注的。
利用这么多的时间与各位同仁分享我们的思考,许多是非常实战的,也希望在会后听到大家的点评或者是好的建议。谢谢。
- 关于我们|
- 公共关系实战培训体系|
- 公关大智慧系列高层论谈|
- 广告刊例|
- 加入VIP会员|
- 加入17PR企业会员|
- 联系我们|
- 友情链接|
- 大事记